先從字面上來理解何為“無障礙”。生活中許多場所中,除了供給正常人使用的區域外,還有一些針對工作人員、特殊人員(殘障人士、老弱病殘、孕婦等)的無障礙通道/設施,比如:機場、地鐵、廁所、展會等。
無障礙設施/通道是能夠兼容普通人員和特殊人員共同使用的,且相對來說使用起來更為便捷、直接、且省時省力。
– 交互中的無障礙需要考慮到哪兩方面? –
那么交互中的無障礙又有哪幾層含義呢?
從常規的使用人群來看,首先要滿足普通人群使用。其次,當一個優秀產品具有一定普及性后,訪問量隨之上升,人群范圍也會有所擴大,包含低視力、失明、聽力障礙、認知障礙和運動障礙。提供產品的無障礙特性能夠增強所有用戶的可用性,這也是應當被考慮到的。
1. 普通人群也需要無障礙
仔細想一下,生活中的無障礙通道雖然不是提供給普通人群使用的,但當你事態緊急之時,是否也想通過無障礙通道來加快自己的速度,趕快完成當前的事物呢?因此無障礙其實某種程度而言,是人人通用的。
2. 特殊人群更需要無障礙
生活中的無障礙,最大目的還是提供特殊人群使用的。
– 如何做到無障礙? –
在交互設計中,無障礙的運用可以說是用戶體驗中至關重要的一點了,那么如何才能滿足普通人群和特殊人群皆可無障礙的使用呢?
1. 信息可察覺
從前的擬物風的設計,我們可以從生活中的經驗很容易得知app中表達的含義,而現今扁平風盛行,如果一些按鈕、布局、功能的設計沒有凸顯或指引,用戶很難自主發現,因此為了將信息有效地傳達給用戶,需要遵循以下幾種規則:
◆ 為重要的信息提供不同的表達模式(圖像的、語言的、觸覺的),確保信息冗余度;
重要信息和周邊要有足夠的對比;
強化重要信息的可識讀性;
◆ 以可描述的方式區分不同的元素(例如,要便于發出指示和指令);
◆ 與感知能力障礙者所使用的技術裝備兼容。
運用可察覺性不但能使普通人群更簡便的操作,同時也可大大降低認知障礙人群的使用。
2. 易操作性
廣泛的使用人群意味著用戶在知識、經驗、語言、認知程度的巨大差異性,也許即使前期做了許多的用戶調研,但產品實際呈現時,還是難以被使用,那么此時就應當:
◆ 去除界面不必要的復雜性,盡量簡化界面(Airbnb就是簡約好用的設計例子之一)
◆ 根據用戶的使用習慣而設計(如確認/取消按鈕的放置)
◆ 將重要的信息放在最顯眼之處,以便用戶與之交互
◆ 用戶操作前/后可適當給予一定的提示/反饋
3. 容錯性
最大限度減少因操作錯誤而導致的不良后果,即:
◆ 常用的元素、布局應該遵循一定的用戶規律,避免令用戶因為慣性而操作錯誤
◆ 重要的一些操作行為,如刪除、付款等應當設置一些警示彈窗、按鈕提示用戶,避免出現操作失誤的情況
4. 易用性
每個人的理解能力、專注能力都是不同的,一些體量大的app交互流程往往也會更為復雜,一旦復雜,用戶使用起來必定會造成疑惑和理解偏差,因此應當最大限度去簡化流程,便于用戶理解和使用。同時,產品中的文字解釋也應當簡明扼要、不給用戶造成困擾。
5. 多環境使用
行住坐臥、不同環境下都可便于用戶使用
◆ 提供合適的可變尺寸、亮度、信息大小等
◆ 兼容各種手部操作、抓握手機等狀態(菲茨定律)
◆ 為輔助設備、個人裝置提供充足空間(充電器、耳機等)
◆ 聲音、振動等輔助設備
6. 可變性
能夠適應不同的個體愿力和能力的,比如:
◆ 左撇子和右撇子的使用習慣
◆ 色盲的使用習慣
◆ 不同語言(簡&繁、中&英 切換)
◆ 輸入方式(全鍵盤、九宮格、手寫、語音)
不論使用人群的差別有多大,都應當有很好的準確性、精確性和針對性。
7. 搭配輔助工具
上面舉例的六條通用于普通、特殊人群,但很多時候還是無法滿足特殊人群的需求,此時就可以借助一些工具,比如視障人群可借助VoiceOver、TalkBack等讀屏工具,經調查目前已有92%的視障手機用戶使用智能手機,而大多數視障者已能比較流暢地使用手機里的豐富應用。
對于特殊人群而言,無障礙的開發和使用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。但我們在實際設計中也應當考慮普通人群中的“無障礙”,留意到這些技巧后,不但能提高普通人群的交互體驗,同時提高了特殊人群的使用效率。
深圳網站建設-本文轉載自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!
文章轉載請保留網址:http://aberdeenanguscattle.com/news/industry/2091.html